文学回忆录

木心面对学生讲述文学史的笔记,重现众人围坐生趣活泼的画面,令人感动向往,因为我上过的课堂,基本算不上有趣,有些老师还摆臭架子。关于对文学的具体内容,木心很少提及,只把自己对各个作品的感动一一讲述,不见得都读过,但就是想听。从古希腊讲到后现代,从中国古代讲到文革,涉及范围很广,像是文人们孤立的开座谈会,不许议论,只管发表意见。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古诗词,在世界范围最能体现特色,还有中国早期哲人老子和庄周,洞察思辨深度来自于宇宙,西方有些哲学家也深受影响,我说歌德的诗怎么好像庄子。真想把提及的书都看看,慢慢来吧,能看多少是多少。

摘抄

  1. 人类文化的悲哀,是流俗的易传、高雅的失传。

  2. 美术史,是几个艺术家的传记;文学史,就是几个文学家的作品。

  3. 弄虚作假的人其实是麻木的。他们鉴貌辨色,八面玲珑,而对自然、宇宙,极麻木。真正敏于感受,是内心真诚的人,所以耶稣见百合花就联想到所罗门。

  4. 如尼采说:人靠什么创造呢?人靠自我对立而创造。

  5. 真的相爱的人,不语,一瞥,不需比喻。智者面对,相视而笑,也不用比喻。比喻,是不得已。

  6. 今日中国的政治,没有透明度,只要透明,民服。

  7. 爱,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。

  8. 近代如爱因斯坦终于说:“我是有神论者,但具有人形的上帝,我不相信。”

  9. 木铎有心

  10. 爽爽快快说一遍:宇宙观决定世界观,世界观决定人生观。

  11. 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,庄子半个。

  12. 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……

  13. 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

  14. 孔丘的言行体系,我几乎都反对——一言以蔽之:他想塑造人,却把人扭曲得不是人一但我重视孔丘的文学修养。

  15. 孔子没死,他的幽灵就是无数中国的伪君子。

  16. 而帝制的长期的统治,一定得伪善,形成一套礼表法里的中国式的做法。

  17. 中国现在的文风,其实是党风。你讲话、作文,不脱这股风,是脱胎而不换骨。

  18. 中国非常非常不幸。什么事都是例外。

  19. 在我青壮年时代,你要活得像个人,太不容易了

  20. 全诗有景、有情、有姿态、有表情、有动作。我平常说,一个艺术家要三者俱备,头脑、心肠、才能,

  21. 公元476年到1492年左右,划为中世纪。

  22. 梁有《昭明文选》。萧家三子,父萧衍,共四人(萧衍、萧统、萧纲、萧绎),为唐诗的黄金时代奠定基础。后来,又出了江淹(“江郎才尽”,指的就是他,才尽而能出名。“名落孙山”,孙山是最末一名,也因此留名)

  23. 盛唐诗人: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孟浩然、王昌龄、高适、岑参。 中唐诗人:韦应物、韩愈、柳宗元、白居易、元稹、刘禹锡、孟郊、贾岛。 晚唐诗人:杜牧、李商隐、温庭筠、罗隐、司空图、陆龟蒙、杜荀鹤。

  24. 波斯第一大诗人,鲁达基(Rudaki,Abu Abdollah Ja‘far,850—941),被称为“诗中之王”

  25. 艺术的宿命,是叛逆的,怀疑的,异教的,异端的,不现实的,无为的,个人的,不合群的。宗教的宿命是专制的,顺从的,牺牲个人的,积极的,目的论的,群策群力的,信仰的——其实就是政治。

  26. 凡是纯真的悲哀者,我都尊敬。人从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来,就是艺术家。

  27. 艺术家,是世界公民、无政府主义者,对各国文学都要关心。

  28. 今天早晨我在想,为什么画植物?可能因为看到动物,人不太会想到神,看到植物,实在奇异,会想到神。

  29. 由于误解,结婚了,由于理解,离开了。

  30. 什么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呀,常常是从海南岛到长白山,从台湾到西藏。

  31. 希腊人看完悲剧,心情沉重,得到了净化。中国人看完了大团圆,嘻嘻哈哈吃夜宵,片刻忘其所以。

  32. 当代中国人是中国乡巴佬。中国人爱说“守身如玉”,其实是“守身如土”。

  33. 八世纪时,日本进入奈良时代,文学出现可以看看的东西,散文出《古事记》,诗歌出《万叶集》,在日本古文学中很重要。

  34. 日人姓名,前两字是他出生地

  35. 从奈良朝进入平安朝,从平安朝进入镰仓时代,从镰仓时代进入黑暗期。记清楚了,将来到日本就可以明白。重点,是奈良和平安两期。

  36. 讲到文艺复兴,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。欧洲文艺复兴,是指别国。

  37. 什么是文艺复兴的精锐?即对生命的兴趣,对生活的兴趣,对人的兴趣

  38. 弗朗索瓦·拉伯雷(François Rabelais,约1493—1553)。他与塞万提斯、莎士比亚并称为欧洲三巨人

  39. 凡一种信仰,强制性愚民,一定阶段后,民会自愚。这现象不仅是当代,人类本身如此:自愚,而后愚人。

  40.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 良辰美景奈何天, 赏心乐事谁家院?

  41. 中国民族有个偏好,什么呢,喜欢“作美”。职业媒婆多,业余媒婆更多,这种民族心理很奇怪。

  42. 友谊有时像婚姻,由误解而亲近,以了解而分手。

  43. 我憎恶人类,但迷恋人性的深度。

  44. 人生来自由,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! 比《共产党宣言》伟大多了。在十八世纪真是有如大敲其钟,当、当、当! 中国到今天还做不到。远远做不到。

  45. 希望在海外。说起来能自由立足,又能痛定思痛(因为大陆是痛不完的痛)。如果成功,是“文艺复兴个体户”。

  46.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。无知的本质,就是薄情。

  47. 二十世纪,淳朴童真的小孩没了。现代、后现代的孩子,耶稣恐怕不答应他们进天国,耶稣说:孩子,去玩电脑游戏吧。

  48. 真挚磅礴的热情,独立不羁的精神,是我对拜伦最心仪的。自古以来,每个时代都以这样的性格最为可贵。

  49. 其实我们在大陆,都是曲曲折折的该隐。

  50. 《西风颂》有句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这是雪莱的名言。

  51. 我最喜欢司汤达的墓志铭: “活过,写过,爱过。

  52. 我年轻时期忧来无方,也用这老药方。你们现在都忙,没有空闲忧悒,如果谁落在忧悒中,不妨试试:沙发、巧克力、狄更斯。

  53. 对《少年维特》、《简爱》、《茶花女》、《冰岛渔夫》(皮埃尔·洛蒂)这几部爱情小说,如果看不懂,不爱看,那是爱情的门外汉门外婆。而且我可以判断他是个坏人,没出息。

  54. 西方就有这好处:有这样健康的爱情教科书。中国要么道德教训,要么淫书;要么帝王将相画,要么春宫图。

  55. 艾略特是笔名,很男性(乔治·桑也是笔名,很男性),本名玛丽·安·埃文斯

  56. 我认为哈代最好的小说是《苔丝》,全名《德伯家的苔丝》(Tess of the d’Urbervilles)。还有一本《裘德》,全名《无名的裘德》(Jude the Obscure)。还有一本《归来》(The Return of the Native),中国曾有译名《还乡》

  57. 郑重推荐兰姆的《伊利亚随笔》(Essays by Elia),是他的精华所在。另有《莎氏乐府本事》(Tales from Shakespeare),流传极广,曾是最流行的英文课本。

  58. 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,不足语人生。

  59. 世间只有两篇《论爱情》:柏拉图和司汤达——文字不多,点到为止。

  60. 看画、听音乐应该有三种态度:设想在他们时代鉴赏;据于自己的时代鉴赏;推理未来的时代鉴赏。

  61. 都德的书,从《磨坊书简》开始,然后读《小东西》(Le petit chose)《莎孚》(Sapbo)、《达拉斯贡的沸狒》(Jartarin sur les Alpes),写法国南方风俗民情,处处动人,用不完的同情心。

  62. 上次已推荐过《冰岛渔夫》。要看黎烈文译本,台湾译本差强人意。

  63. 名著《诗艺》(Art poetique),第一个提出音乐是一切艺术的最高点:“艺术不必清晰,不必理论,不必要机智,而必须要音乐。”

  64. 得不到快乐,很快乐,这就是悲观主义。如此就有自知之明,知人之明,知物之明,知世之明。

  65. 一个人,只要心里有了爱,一生就弄得半死不活——这是海涅的散文。

  66. 爱因斯坦写给五千年后的信里,大意是说:二十世纪除了交通、通讯发达,余无可告美,希望以后的人类以我们的状况为耻辱,而能免于这种耻辱。

  67. 世上有两位故意以侦探悬疑小说来探讨心理活动的,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,一是爱伦·坡

  68. 文学艺术在极权下成了丫头,一边歌功颂德,一边长期愚民。

  69. 以人最可爱,是芥川,以日本性格论,是三岛、川端,最成熟。

  70. 宇宙观决定世界观,世界观决定人生观,人生观决定艺术观、政治观、爱情观……但是中国的政客是从政治观出发,决定人生、世界、宇宙观,然后拿来为他们的政治观服务。

  71. 人问苏格拉底该不该结婚。他答:两种结果都会懊悔的。

  72. 那个才气超过你十倍的人,你要知道,他的功力超过你一百倍。

  73. 上帝不给我朋友,只给我一些小说的题材。

  74. 政治的险恶,是当你离开党派时,没有不说你背叛的。

  75. 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,这是一个好公式,我来推荐给你

  76. 这是一个骗子骗骗子的时代,嫖客嫖嫖客的时代。文艺女神早就飞走了。

  77. 西方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。最有教养的人,家里没有电视。

  78. 安德烈·纪德(André Gide)的书,我推荐给大家,很好读的。

  79. 纪德有书叫《地粮》(要找盛澄华的译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