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是假的《浮生六记》

慨芸娘

今生若得一芸娘,夫复何求?然而纵其一生,不禁怜生凄惨,沈复,夫之不配。而陈芸,史之悲叹。林语堂为芸之赞「古今各代女子的贤达美德」,「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」,「沈三白之妻芸娘,乃是人家最理想的女人」,古之诸贤则「皆阅而心醉焉」,然鄙之拙见,生不逢时也!

但芸娘(字淑珍)在沈复的眼中,不是最美女人!陈芸是沈复舅父的女儿,「生而颖慧,学语时,口授《琵琶行》,及能成诵」,沈复就是被她的才能所倾倒「窃恐其福泽不深,然心注不能释,非淑姊不娶」,他母亲也觉得她柔和,就答应了他。陈芸也精绣擅纳,是个不仅心灵手巧,而且能诗作赋的珍才。但沈复怎么形容她?「其形削肩长项,瘦不露骨,眉弯目秀,顾盼神飞,唯两齿微露;似非佳相」,沈复啊,直男。陈芸经常作诗,大多数是未能成篇,问其原因,「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耳」,太可爱了吧!可不止这个,她还私藏暖粥和小菜留给沈复,然后被她哥哥发现了,闹得大家大笑;还因为为沈复脸上出痘痘而进斋戒,结婚后天擦亮就起床,殷勤劳作。芸娘女伴男装跟他一起上街游赏。太多可爱之处,不再尽述。「自此,耳鬓相磨,亲同形影,爱恋之情有不可言语形容者。」恕我直言,在座的撒的狗粮只能喂喂野狗!然而爱恋之情真的不可言语形容吗?谁谈了恋爱结了婚刚开始不都是这个样子,新鲜时期感新鲜,新鲜一过难七年?还好,沈复他们七年肯定能过,这之后,沈复的本性便一一显露?

当时有个浙江的妓女作了四首律诗,他朋友请他来和,「芸微其人而置之,余则技痒而和其韵」,这要是叫我我就怪了,然而陈芸看了他和的「触我春愁偏婉转,撩他离绪更缠绵」的骚话,「芸甚击节」,陈芸啊,真是没脾气啊!何止没脾气,她也许看出了自己在丈夫眼中不完美,竟然私自给沈复纳妾,叫憨园。然而沈复穿个老鳖衣,「况我两人伉俪正笃,何必外求?」,陈芸早有准备,「我自爱之,子姑待之。」,然后就和憨园焚香结盟。但后来,憨园被有钱人买去了,陈芸悲痛欲绝,「初不料憨之薄情乃尔!」梦呓「憨何负我?」,再加上本来就有血疾,忿情至及,终不能医。


陈芸真的是爱沈复爱到要命,爱到成疯,爱屋及乌,不想限制沈复的本性,限制沈复的自由,暗自纳妾,悦其身外,不能以伟大来形容,夫唱妇随二十三年,最后一灵飘渺,竟然长逝!陈芸的对沈复的爱情,令人断肠不语,转而恨沈复其渣。在这之前,他和朋友去广东办事挣钱,期间就到船上嫖娼,朋友一招两妓,沈复则「维喜儿一人」,嫖娼时候,「或小酌于平台,或清淡于寮内,不令唱歌,不强多饮」,「邻妓皆羡之,合帮之妓无一不识」。在广东四个月,嫖娼花了百余金!读到此,我猜好多人会骂沈复是个渣男,骂他不识货的东西,骂他个直男。可沈复真的渣吗?

论沈复

首先,在那个封建年代,纳个三妻四妾,都很平常,而且沈复家里可以看得出还是比较富有的,所接触的人家肯定都是些土豪。或许沈复早以看穿了一切,愤恨那个封建的年代,那些规例教条 ,那个女人低下男人为首的恶心境地。能写出我们初中背过的《童趣》,就知道他记忆力很好,才思不俗(这里插一句,人教版没有把那一段选完,是个遗憾。)


况且,沈复二十岁时,在重阳节和他知己鸿干上山探访归隐的地方,二十岁啊,很显然他早看穿了一切,平生得两知己,鸿干其一,然他二十二岁就去世,烛衡其二,然萍水相逢,聚首无多。可见他也有些孤独,但得一芸娘,很想带她远走高飞,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,过个「布衣饭餐可乐终身」的生活。可无奈啊,那个年代,做出这些,肯定会被骂大逆不道,只能和父母过着拘束的凑活。能有「慷慨豪爽,风流蕴藉,落拓不羁,澄净缄默」的赞同,是不会去嫖娼的。沈复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想到他会是那样的人,然而为何会记载他嫖娼?要我说啊,要么「浪游记快」是假的,要么就是贬己诵妻。不能和芸娘白头到老,肠子都悔青了,肯定也对封建制度愤恨至极。留给后人一骂名,告以先人之见,女人地位太低下了,这不是在伸张女权主义,而是人人平等的最基本人权。当然,我也时常感慨,在两千多年来,我们国家女人活得很畸形,男女地位的悬殊让大部分男性成为了施虐狂,男女太不平等了。当然做妻子的要顺从丈夫,丈夫要爱自己的妻子,但这都是在平等权利的基础上的。这不是说,女人要翻天地覆把男人当奴隶,那要是撕起来的场景,那可是太可怕了!要有平等的最基本人权啊!这样一想,或许沈复嫖娼的事为虚,爱芸娘为实,恨他那年代。因为文字这东西,也很具有欺骗性,要真的了解沈复为人,或许像大师说的,要看他画得画,听他唱的歌。

我才不相信什么革命哩,我只相信爱情!————村上春树